日前,德國國際合作機構(GIZ)中德能源轉型研究項目發布了《中國能源轉型現狀報告2021》(英文版)(以下稱“報告”),報告從觀察者的角度描述了中國能源轉型現狀、挑戰和前景。記者將報告中部分內容進行摘錄梳理,總結7大亮點,與大家分享。
報告明確,2020年是中國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政策的一個重要分水嶺。
亮點一: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率僅為0.8%
報告指出,中國的電力系統仍以火力發電為主,但火電占比由2015年的73%下降至2020年的68%,且非化石燃料的比例每年上升約1%。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繼續增長,但增長速度與2019年相比有所放緩,201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率為2.9%,而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率僅為0.8%。
亮點二:風電、光伏年度新增裝機實現歷史性突破
報告指出,從2007年至2020年,中國每年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持續上升。2020年,中國風電、光伏總裝機量分別達到2.8、2.5億千瓦,風電、光伏年度新增裝機實現歷史性突破,風電新增裝機7167萬千瓦,光伏新增裝機4820萬千瓦。其中,中國東部省份和南方的貴州光伏裝機增量較高,風能新增裝機量主要集中在中部省份。2020年,中國平均棄風率3%,平均棄光率2%。值得關注的是,中國穩步推進光伏和風電平價上網,上網電價與傳統燃煤標桿上網電價持平。
亮點三:海上風電已起飛
報告指出,2020年,中國海上風電發展步入快車道。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約900萬千瓦,新增裝機達306萬千瓦,較2019年增加了108萬千瓦,同比增長54.5%。其中,江蘇、廣東等地海上風電項目推進較快,領跑全國。
亮點四:戶用光伏市場熱情較高
報告指出,在中國,屋頂太陽能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。2020年,中國戶用光伏新增超過10GW,占2020年度光伏新增裝機總規模的20%以上。與2019年的5.3GW相比,2020年戶用光伏裝機容量增長了近1倍,成為戶用光伏發展的一大里程碑。
亮點五:充電行業取得可喜成績
報告指出,從2018年到2020年,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均保持高位,2020年下半年電動汽車銷量相比上半年有所回升,五菱宏光mini EV、蔚來(Nio)和小鵬等電動汽車的銷量不斷增長。同時,中國公共充電樁總數迅速增長,從2016年的14.4萬個增長到2020年的80.7萬個。
亮點六:氫能經濟布局加快
報告指出,氫能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熱門話題。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巨頭已經宣布對氫能進行戰略性投資,包括氫燃料站的生產和分銷。中國的一些省市也紛紛加速規劃布局氫能產業。例如,北京為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,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建設,計劃在2023年前建成37座加氫站,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。2025年前,培育5-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,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、再新建加氫站37座(共計74座)。
亮點七:碳交易大幕開啟在即
報告指出,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開市,2021年將是中國的“碳合規年”。首批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的是發電行業,共2000余家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,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40億噸/年。這些企業將成為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主體。從整體的配額分配機制而言,基本上是按照歷史法向基準法,而后再向配額有償分配的形式轉化。
來源: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:2021-07-12 11:47
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張媛媛